卢比奥访问东盟来者不善?博主解读 关税大棒下的尴尬行程!7月8日清晨股市配资,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的专机降落在吉隆坡国际机场。机身上的星条旗在晨光中格外醒目。然而,这架飞机已在亚洲绕行了一大圈,访问了日本、韩国和马来西亚,却因2020年他涉疆言论被中国制裁而无法进入中国领空。
就在鲁比奥抵达马来西亚当天,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对14个国家加征25%-40%的关税,其中6个是东盟成员国。马来西亚面临25%的关税,印尼32%,柬埔寨和泰国36%,老挝和缅甸则高达40%。鲁比奥此行本意是宣扬“美国与东盟合作优势”,但人未到场,关税大棒已先砸了下来。
鲁比奥在东盟会议上反复强调“自由开放的印太”,但台下各国代表心知肚明:就在同一时间,日韩已收到美国25%钢铁关税的通知,而东盟国家的“缓刑期”只到8月1日。泰国代理总理当场指出美方新关税政策与此前谈判内容完全相悖。
一名东盟外交官私下表示,鲁比奥说合作,但真正决策权在特朗普手里。这种割裂感让美方宣传显得荒谬——当马来西亚代表听到美国谈“开放”时,他们面前摆着的是特朗普亲笔签名的关税信函,对马钢铁征收25%关税。
相比之下,中国外长王毅的行程显得游刃有余。当记者追问是否会与鲁比奥会面时,中国外交部仅回应:“目前没有可提供的消息。”这种留白反而引发更多猜测。毕竟1月两人通话时,王毅曾就台湾问题警告鲁比奥“好自为之”,此次交锋后中美高层对话已停滞半年。
中国在东盟的底气来自实打实的利益绑定。鲁比奥抵达当天,王毅带着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协议推进计划而来,覆盖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新领域。东盟连续四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6.8万亿元,远超美国的贸易规模。
面对中美博弈,东盟国家并非被动接受。越南一边与美国签下“不平等条约”——对美出口需交20%关税,经越南中转商品关税更高达40%;另一边却加速对接中国产业链,中越边境新建的智慧物流园日均吞吐量激增30%。
印尼策略典型。当鲁比奥呼吁“减少对华依赖”时,印尼总统佐科正推动雅万高铁二期招标,中日企业同台竞标。印尼交通部长表示欢迎所有投资者,但最终看谁更符合发展需求。这种务实态度源于教训:此前菲律宾追随美国在南海挑衅,结果旅游业损失超百亿元。
会场细节暴露了双方影响力差异。鲁比奥发言时,东盟国家代表礼貌性鼓掌,但轮到王毅阐述“中国愿与东盟共享超大规模市场”时,柬埔寨外长主动起身握手,泰国代表详细记录供应链合作条款。背后的逻辑很现实:美国关税直接冲击泰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而中泰铁路项目即将贯通,可降低30%物流成本。新加坡学者指出,当美国用关税武器化贸易时,中国正用基建重塑区域经济地图。
尽管鲁比奥通过美财政部放风“迫切希望会谈”,但直到会议闭幕,中美外长唯一同框仅是东盟安排的集体合影。知情人士透露,鲁比奥曾试图在休息室“偶遇”王毅,但中方团队巧妙避开。三天前,这位国务卿还在拉美炒作“中国债务陷阱论”。
鲁比奥离开吉隆坡时股市配资,东盟十国联合声明中明确写入支持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系,被视为对美国单边关税的无声抗议。而中国与东盟的联合新闻稿则多了整整两页具体合作项目,从榴莲冷链运输到清洁能源电网。
财盛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