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4日股市配资,位于都柳江畔的从江县城启动了防汛应急I级响应。黔东南州从江县税务局干部职工闻“汛”而动,多措并举开展抗洪救灾工作。
薪火相传的防汛“指挥部”
6月24日凌晨,洪水漫过警戒线时,从江县税务局新任局长石明信正踩着淤泥冲向办公楼。这位履新不到24小时的“新兵局长”,还没来得及和全局干部职工见面,就扛起了铁锹、搬起了沙袋。
从江县局党委书记、局长石明信正在转运物资
这位火线上岗的新局长刚来就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另一位73岁的退休老局长石碧玉也正抱着档案箱在积水中跋涉。
石碧玉虽已退休数年,心却从未离开。家人极力劝阻,但他那句“税务局就是我的家”掷地有声。他用布满老茧的手指着刚从淤泥中抢救出的物资,对石明信说:“洪水冲得走东西,冲不散人心。”
在两位“石局长”带领下,全局迅速成立“党员突击队”“青年抢险队”“巾帼后勤组”三支队伍,有条不紊推开防汛救灾工作。两代税务人的身影在防汛图上重叠,勾勒出一条一脉相承的蓝色脊梁。
时间回到6月24日第一次洪峰过境时,在县局大楼深处,青年党员冯光成正蹚着快齐胸的洪水艰难跋涉,浑浊的激流裹挟着杂物撞击着他的身躯。在确保办公区所有干部职工全部安全撤离后,他和几名年轻党员组队折返,只为抢救出那些沉甸甸的票证和档案。
在二楼档案室,冯光成和队员们借着应急灯的微光,在漂浮的办公家具间架起人梯。当最后一批票证传递到安全地带时,混着泥沙的洪水已淹到了他的下巴。转移完物资,他又在黑暗中跋涉一小时绕行险路,准时抵达政府了部署的抗洪抢险夜班值守点,守护县城百姓安全。
与此同时,在远离县城但紧邻都柳江的巨洞村,从江县税务局驻村第一书记、90后年轻干部袁振琳争分夺秒组织群众转移,挨家挨户排查险情,浑然不知自己县城老街的家,已被洪水吞噬。当洪水退去,消息传来,他背过身去,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翻涌的情绪。转过身来,又坚定地带领村民抓紧清淤自救:“村子还在,人都在,家就能重建!”
陆凯连提前结束产假,迅速投入县局灾后清淤工作。
“她力量”筑起暖心堤坝
“你们要做好损毁设备登记和拍照,以便申报企业所得税设备报损税前扣除。”6月25日一大早,从江县丙妹税务分局副局长喻琴踩着没过脚踝的泥浆走进聚能世纪厂房。
在凤和祥农业基地,喻琴脱掉外套铺在潮湿的办公桌上,现场辅导企业申报。“菌棒损失按农产品核定扣除。”她边说边在表格上勾画。
同一时刻,县局大院里的陆凯连正用铁锹清理排水沟。产假尚未结束的她,把孩子托付给婆婆后直奔单位。汗水顺着她的发梢滴在淤泥上,和雨水混在了一起。
截至6月28日,喻琴团队已走访全县受灾企业7家,办理税收优惠申请4笔;陆凯连与同事一道参与清理办公区域400平方米,经手的30份档案无一受损。
退休干部石碧玉同志(左一)与干部职工共同转移单位底楼物资。
跨区域驰援的“税务温度”
受灾次日凌晨,一辆满载救援物资的车辆驶入从江县城,受省税务局党委委托,黔东南州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郑华兵率队第一时间赶赴从江,一跳下车就踩着没过脚踝的泥浆直奔县局办公楼,“大家一起清点物资!”他掀开防水布,露出消毒液、胶鞋、手套、铁锹以及应急食品。
天刚亮,黎平县税务局主要负责人杜彬彬带着15名税务干部也及时赶到集中汇合。郑华兵安排道,“分三组,一组清淤,一组消杀,一组后勤保障……”
截至6月28日晚,全州税务系统已为从江县局调拨救灾物资近五百件,派出支援力量58人次。
蓝色防线永不撤退
当6月24日洪灾的淤泥尚未完全洗净,6月28日14时,都柳江再传险情,在洪水咆哮的倒计时下,全体税务干部肩扛沙袋冲向垒堤前线,筑起守护家园的坚强堤坝。
同时,为确保沿河居民及时安全撤离,16名税务干部分组挨家挨户提醒。3小时内,94名群众安全撤离,5辆停靠在江滨的车辆逐一转移。
来源 国家税务总局贵州省税务局
通讯员 廖东进 周莉 覃恩欢
编辑 朱梦怡
一审 王敦毅
二审 周伟斌
三审 王铁清股市配资
财盛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